(責任編輯 / 食品療癒研究家:Felice D)

 

「憶在蘇州日,常諳夏至筵。粽香筒竹嫩,炙脆子鵝鮮……」

 

吃粽子,在唐代之前是一種南方風俗,歷經了南北文化交流後,粽子大部分已經使用糯米作為基底,只是各地還是有不同的做法。從白居易在《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》提到的『粽香筒竹嫩』可以推測,原來蘇州人吃的粽子可能是竹筒飯

 

 

這樣的說法也是有一些典故的,梁代吳均作的「續齋諧記」指出:「屈原午日投汨羅死,楚人哀之,每於此日,以竹筒貯米,投水祭之。」原來,當時給丟給屈原的並不是我們認識的粽子,而是竹筒飯!結果,屈原似乎沒有吃到,於是便顯靈哭訴:

 

 

「君嘗見祭,甚善,但當年所遺,竝為蛟龍所竊,今若有惠,可以揀葉塞其上,以五色絲縛之,此二物為蛟龍所憚。」

 

 

翻譯:要用蛟龍討厭的葉子跟五色絲線綁成的粽子,我才吃的到阿!

 

於是才有了後來用竹葉綁成不同形狀,裡面包裹不同東西,蒸製水煮各地自由發揮的習俗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 但是,粽子本身其實跟屈原沒有太大關係,還是跟節氣養生比較相關聯。五月是盛夏,天氣悶熱濕氣又重,陰為濕陽為燥,以陰陽五行來說,這時候就要祛毒扶正。黍,又稱「火穀」,火屬陽;粽葉從水屬陰,用陰性的粽葉包裹陽性的黍,取的是陰陽調和、驅邪避毒之意,以中國人喜歡拜拜的文化來看,粽子看起來是祭祀禮拜天地的事物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台灣吃粽子的習俗,大概是在荷據時期和明鄭時期被引進的,之後隨著清領時期的渡臺者和民國初年大量的軍民移入,由於居民移入早晚及族群等等的不同,產生了各式各樣的粽子,這便是南北粽口味不一的主要原因。

 

北部通常是使用質地硬實、富彈性的長糯米,浸泡約6小時後瀝乾,之後用油將瘦肉、香菇爆香,並與之一起炒,再加入五香粉、胡椒粉、醬油等調味料,小火慢煮讓米飯吸收,米飯粒粒分明,再用桂竹葉包裹,最後,再經一到蒸熟的手續就完成了。

 

南部通常是使用質地較為軟黏的圓糯米(須先浸泡3~4小時),放入各式餡料如:豬肉、鴨蛋黃、栗子、花生等,用月桃葉包裹後放入水中煮約一到二個小時,粽子便完成了。

 

看完都餓了,今年的端午,你想要吃哪一種呢?

 

arrow
arrow

    五風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