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34841933320.jpg

 

(責任編輯 / 食品療癒研究家:Felice D)

 

  大暑小暑都過了,最開心的暑假也即將結束,怎麼又來一個「處暑」呢? 俗語說「爭秋奪暑」,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,雖然秋季已經來臨,但夏天的熱氣仍然未減。處暑的「處」是終止的意思,也就是說,「處暑」表示夏天真的要結束了。

 

 

處暑小知識

 

立秋過後,天氣開始變得不穩定,空氣中也多少帶著一絲涼意,意味著秋天就要來臨,但就算來到了處暑,天氣大部分還處於炎熱的高溫當中,一點都不像秋天的季節,所以也會將這種炎熱的天氣稱為「秋老虎」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這個時節也還是颱風生成的季節,俗諺有云:「處暑若逢天下雨,縱然結實亦難留。」意指颱風、豪雨容易對農業造成莫大災害。這時期就是要收穫的時節,許多的穀類作物還是需要藉由陽光曬乾以利保存,因此又有「立秋下雨人歡樂,處暑下雨萬人愁」的說法,表示秋季的雨對於農家人來說並不受歡迎。

 

處暑民俗 慶讚中元

 

處暑的節氣間會遇到俗稱「作七月半」的中元節,傳說農曆七月是鬼門關打開之日,因此,家家戶戶都會作一些祈福的活動來祈求平安。民間還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,從七月初一直持續到月底鬼門關結束為止。其中有一個習俗,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。在民國作家蕭紅《呼蘭河傳》中描寫了這個放河燈習俗:「七月十五是個鬼節;死了的冤魂怨鬼,不得托生,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,想托生,又找不著路。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,就得托生。

1534909321534.jpg

*水燈小常識*

  水燈,又稱流燈,是浮於水面的燈。水燈源自印度,後來因佛教傳播,流傳至東南亞及東亞地區。放水燈是接引水中孤魂接受普渡的儀式,同時也有消災解厄、招來幸福的寓意。

  水燈頭的造型依地區和族群不同而有變化,台灣的水燈常會放一支彩色三角形紙旗,號稱「普渡旗」,寫上節慶相關的語句和放水燈者的姓名。而水燈造型發展到現在,也變得非常多元,像是蓮花型、宮燈型,還有紙紮牌樓、紙紮龍船等。

  在台灣,放水燈的習俗在北部較為風行,其中基隆的中元祭最為典型。每年農曆7月14日固定的放水燈活動,總是吸引社會各界以及觀光客共襄盛舉,也因此被遴選為國定的重要祭典。

 

對付「秋燥症」

 

這個時節切記少吃辛辣,如辣椒花椒生薑等,因為入秋後,空氣中的溼氣會明顯減少,皮膚、口舌、手腳與鼻腔粘膜會開始因乾燥而疼痛,這就是「秋燥症」的症狀。對於「秋燥」可多吃些寒涼多汁的蔬菜水果,例如:黃瓜、番茄、蘿蔔、蘋果等。而南瓜、地瓜、胡桃與柿子等內含豐富維生素A,對皮膚粘膜有相當好的保護作用。

cucumber-1309563_960_720.jpg

宜食清熱安神食物的處暑,當然少不了梨子。八月是梨子的盛產期,梨子有生津、潤燥、清熱、化痰等功效,非常適合這個時節食用。但再好的食物也不能吃太多,還是要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適量進食。

fruit-1509047_960_720.jpg

除了飲食之外,對抗惱人的秋燥,也可以多做運動。處暑結束後,很快就開學了,學生們出外上課需要接觸到許多外面的空氣、早晚溫差又大,一不小心就會引起感冒或咳嗽。適度運動可以有效增加抵抗力,但要注意運動前的暖身,以及避免流汗後吹風喔!

 

     最後,就讓快開學的俊雄小朋友帶我們一起複習處暑的防燥妙招吧~

1534841921877.jpg

 

看完這篇文章,還是覺得燥熱不已嗎?炎熱的天氣就由清爽酸甜的梅子陪你渡過~可口的醃梅這裡有!

arrow
arrow

    五風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